| 
					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
					  本标准规定了臭氧发生器的臭氧浓度,产量和电耗的测定及计算方法。 
					  适用于以电为能源臭氧发生器的测定。 
					 
					2 名词术语 
					  电耗 specific energy consumption 
					  设备生产单位重量的成品所消耗的电能。 
					3 臭氧发生器的臭氧浓度、产量、电耗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
					3.1 臭氧浓度 
					 3.1.1 方法原理概要:臭氧(O3)是一种强氧化剂,与碘化钾(KI)水溶液反应可游离出碘,在取样结束并对溶液酸化后,用0.1000mol/L硫代硫酸钠(Na2S2O3)标准溶液并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对游离碘进滴定,根据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消耗量计算出臭氧量。其反应式为: 
					             O3+2KI+H2O——O2+I2+2KOH    (1) 
					             I2+2Na2S2O3——2NaI+Na2S4O6   (2) 
					 3.1.2 试剂 
					  3.1.2.1 碘化钾(KI)溶液(20%):溶解200g碘化钾(分析纯)于1000mL煮沸后冷却的蒸馏瓶 
					1000mL。 
					  3.1.3.7 聚乙烯或聚氯乙烯软管,用于输送含臭氧的气体。不可使用橡胶管。 
					 3.1.4 实验程序及方法:量取20mL的碘化钾溶液(3.1.2.1),倒入500mL的吸收瓶中,再加入350mL蒸馏水,待臭氧发生器运行稳定后于臭氧化气体出口处取样,先通入吸收瓶(3.1.3.1)对臭氧进行吸收后再通过湿式气体流量计(3.1.3.3)对气体计量,气体通过量为2000mL(时间控制在4min左右),停止取样后立即加入5mL(1+5)硫酸溶液(3.1.2.2)(使pH值降至2.0以下)并摇匀,静置5min。用0.1000mol/L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深液(3.1.2.3)滴定,待溶液呈浅黄色时加入淀粉溶液(3..1.2.4)几滴(约1mL),继续小心迅速的滴定的颜色消失为止。记录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用量。 
					  3.1.5 臭氧浓度的计算 
					    Co3=ANa×B×2400/V0(mg/L) (3) 
					    式中:Co3——臭氧浓度,mg/L; 
					    ANa——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用量,mL; 
					    B ——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浓度,mol/L; 
					    V0 ——臭氧化气体取样体积,mL; 
					    臭氧浓度大于等于3mg/L时,此测试结果的精密度在±1%以内。 
					3.2 臭氧产量 
					 3.2.1 方法原理概要:臭氧浓度数值与进入臭氧发生器总气体量数值的乘积即为产量。 
					 3.2.2 设备、仪器及对其要求 
					  3.2.2.1 压力表 1.5级 
					  3.2.2.(3.3.2.5)单位时间内记录累积数值与单位时间内臭氧产量之比即为电耗,公式如下: 
					    P=W/Do3(W·h/g·O3或kW·h/kg·O3) (6) 或 
					P=AH/Do3(W·h/g·O3或kW·h/kg·O3) (7) 
					    式中 P——臭氧单位电耗,W·h/g·O3或kW·h/kg·O3; 
					    W——电功率,W或kW; 
					    AH——电度表单位时间时内累积数值,kW·h。 
					  附录A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标定(补充件) 
					  本附录列出两种对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标定方法,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标定中,等同使用。 
					  A1 方法一 
					  A1.1 试剂 
					  A1.1.1 碘化钾(KI),分析纯。 
					  A1.1.2 
					C(1/6K2Cr2O7)=0.1000mol/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:使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于105~110oC烘干2h,并在硅胶干燥器中冷却30min以上的重铬酸钾4.9032g,定溶于1000mL容量瓶中摇匀。 
					  A1.2 试验仪器、设备及对其要求 
					  A1.2.1 碘量瓶 250mL; 
					  A1.2.2 称液管 10.00mL; 
					  A1.3 
					方法、步骤:称取1g碘化钾(A1.1.1)置于250mL碘量瓶(A1.2.1)内,并加入100mL蒸馏水,用移液管(A1.2.2)移入10.00mL,0.1000mol/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(A1.1.2),加入5mL(1+5)硫酸溶液(3.1.2.2),静置5min。用待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(3.1.2.3)滴定,待溶液变成淡黄色后,加入约1mL淀粉溶饬恐柿课侍獾乃得鳌?br> 
					  B1 化学分析 
					  B1.1 
					一般规则:本标准关于化学分析的一般规则(名词、术语、玻璃仪器的选用及洗涤等)参照GB5750《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》“第一篇总则,1一般规则”的有关内容。 
					  B1.2 溶液质量:除试剂的质量影响外,其他影响溶液质量的因素及避象和预防方法按有关规定执行。  
					  注:可参看《水和废水监测分析》(第三版)“六 化学试剂与试液的配制(五)试液的质量”的有关内容。 
					  B1.3 溶液表示法 
					   B1.3.1 浓度:本标准中,浓度均指量浓度(摩尔浓度)其表示如下: 
					      C(B)=a mol/L 
					      式中 C——浓度符号; 
					      (B)——物质基本单元; 
					      a ——浓度数值; 
					      mol/L——单位。 
					   B1.3.2 (a+b)溶液:按一定体积的比例混合的溶液“a”代表溶质体积,“b”代表溶剂体积。 
					   B1.3.3 
					溶液(a%):习惯称重量百分比浓度,在化学分析中常指溶质a的质量(重量)与溶液体积之比(m/V),是一种不准确的表示法,本标准在括号中列“a%”只是习惯用法的标记。本标准采用的表示方法是:此溶液1.00mL含a克某物质,a指某物质质量(重量)数。 
					  B2 仪器、仪表 
					  B2.1 天平、电工仪表、流量和压力仪表应定期检定、校正。 
					  B2.2 电工仪表的检定和校正应按国家有关规定。 
					 |